節用裕民,節儉興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貫徹這些重要要求,就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育文明節儉風尚,讓文明節儉成為餐飲“新食尚”。
文明節儉“新食尚”助力糧食安全。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減少糧食浪費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尤須警醒的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而餐飲消費作為糧油、果蔬的消費終端,是節約糧食、杜絕糧食浪費的極其重要一環。糧食安全越是面臨風險挑戰,越要認識到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的重要意義,推動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成為人們思想上的理所應當,生活中的習以為常,培養有利于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飲食習慣,致力于維護糧食安全。
文明節儉“新食尚”關鍵在行動。近些年來,從整頓“舌尖上的浪費”,到啟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再到發起“光盤行動”喚起餐桌新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逐漸形成。但也要看到,隨著人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個人餐飲消費中存在的浪費現象還比較普遍,愛面子、講排場的過度消費還不同程度地存在。2020年,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中國餐飲業人均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大型聚會浪費達38%,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這些數據觸目驚心,警示我們文明節儉只有變成具體行動,才能更好地闡述新時代的新內涵,才能續寫中華民族美德的新篇章。對大家而言,成為文明節儉的行動者,才能真正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
文明節儉“新食尚”貴在引領。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提高餐飲文明素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相關部門要繼續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引導人們任何時候都應拒絕“剩宴”,用實際行動踐行“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爭做厲行節約的踐行者、文明餐桌的維護者。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在家庭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良好家教家風,帶動督促每名家庭成員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觀念,教育引導子女親屬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自覺養成艱苦樸素習慣。帶頭在全社會倡導健康文明節儉的餐飲消費方式,在外就餐聚餐時,做到科學點餐、理性消費、文明用餐,自覺踐行“光盤行動”,自覺抵制婚喪喜慶事宜大操大辦,堅決破除講排場、比闊氣、搞攀比等陋習,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廣泛凝聚起崇儉戒奢的社會正能量,做文明風尚的引領者。
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時。將文明節儉餐飲“新食尚”銘刻于心、踐之于行,人人盡力、不棄微末,新風尚必然廣泛傳揚、蔚成風氣。(向秋)